2006-05-22

找史溫侯喝下午茶

在國際文化資產日的前一天,跟隨眾人到西子灣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喝下午茶。準確的說,我是為著史溫侯來的,帶著對博物學家的敬意而來。

如果把柴山看成是隻大獼猴(google earth就標示著Ape Hill),這老建築就像放在它尾巴上的一個火柴盒,突兀又獨特,孤傲且自大得像大英帝國,這種帶著強烈情境表達的影響力,我喜歡!

居高臨下,先用相機的褐色特效給港口取個景,暗示性的把自己給框進歷史時光-slow down!只是咖啡屋的服務卻來得忒快,眾人嘩然聲中,好不容易凝聚的心境只得悄然退場。放眼四望,以咖啡吧台為核心,咖啡桌填滿了四週戶外空間,包圍了整個建築並伸入屋內,幾乎滿座的聚集人氣與初夏的溼熱空氣一樣的騷然浮動。

國內近來所謂的咖啡屋頗為風行,都市中到處可見,觀光景點更是不可或缺,連公路旁都有活動咖啡車游走留連。顯然大家對飲用咖啡(現已延伸包含了西式的茶飲)所形成的生活品味有某種特殊期待,由物而物化,希望單純的飲料能成為意境的觸媒,咖啡屋就成為提供氣氛,創造情境的舞台。不過,當前咖啡屋裡的消費者,大都滿足於純粹物質層面的享受,也就忽略了物化後精神層面的感受,如此咖啡屋恐將變成滿足食慾場所的眾多選項之一而已。

坐在歷史建築的懷裡,我想像著,藉著茶與咖啡的氣味導引,讓交談聲不逾越柴山風聲般的恬靜,讓心思有著貼近歷史與建築時空的知性,應該是擁抱這個歷史景點的悠然品味!

我在熱鬧的聲浪中載浮載沉,努力的嘗試把心靈焦點投射在史溫侯身上,想像他如何以博物學者的眼光打量這塊土地?想像他怎樣觀察柴山的獼猴?想像他是否和我站在同一位置俯視著腳下的港口?但是都聚焦模糊,只得起身走了一回,在消費歷史的群眾中尋覓著。正要頹然入座,驀然回首:看到拱門後陰影下的平板身影。

當年的史溫侯應該很期待在這裡愉快的喝著下午茶吧?在他離開後一年這棟建築才得為英國領事館。一百四十多年前的他錯過在這裡喝下午茶,而在這溫暖潮濕的午后我也感受不著他的氣息,當然時空遠隔,本就癡人遐想。但我還是確信,如果我能虔心的浸入此時此地的品味時,就可和史溫侯一起神遊,渡過山海交會的迷人下午時光!

註:史溫侯(Robert Swinhoe, 1836~1877,或譯為斯文豪),漢名郇和, 1864年8月派赴高雄(打狗)開設英國領事館,隔年擢昇為領事,1866年3月因派任為廈門領事離開台灣。英國領事館遷移至當時的天利行洋樓(MacPhail & Co.)現址,則是在他離開後一年的1867年才實現。在1860至1866年任職台灣期間,他發現很多的動植物種,最重大的發現是1865年打狗山(今高雄柴山)上的台灣獼猴,當時送了一對回英國倫敦,經比對後確認是台灣特有種,就將台灣獼猴命名為Formosan rock-monkey,台灣獼猴也因史溫侯的發現而登上國際舞台。

0 Comments:

張貼留言

<< Home